首页 > 新闻中心 > 详情页
餐饮界“三会”聚焦互联网 过度营销还是深度融合?
2015-12-02 来自通赢天下

11月17日至22日,在奥体中心旁的国家会议中心集中召开了3场餐饮行业大会。中国烹饪协会、餐饮企业代表聚集在此,分享总结2015年餐饮行业发展变化,展望餐饮业“3万亿时代”的新趋势。3场餐饮界的顶级峰会被业界戏称“三会”,会议的主题不约而同地聚焦在互联网同餐饮结合的主题。

餐饮“三会”聚焦互联网

中国餐饮企业家高峰论坛围绕着“互联网时代餐饮产业的新机遇”主题,邀请互联网餐创公司和致力于通过互联网促进餐饮转型的企业代表进行讨论。同期举行的“中国餐饮创业创新项目总决赛”上,评选出的十强项目都与互联网有着密切关系。十强项目的创业主体大多是80一代,也反映了这一代人更多运用互联网思路去做餐饮。21日,2015年“掌柜榜样力量·中国餐饮创新者峰会”举办,餐饮行业的业内大佬和后起之秀也在报告中分析互联网和餐饮之间的关联。

深度融合?YES!

“互联网成餐企转型抓手”已经是公认的事实。消费主力的年轻化以及消费者对于餐饮服务要求的多样化,给这个古老的行业提出了新的考验,几乎所有的餐企都在想方设法的转型,以求在“微利时代”处于不败之地。互联网餐饮创新科可以解决餐饮连锁的痛点——“重构成本结构,突破扩张限制”,未来餐厅应该是“无收银员,无厨师,无服务员,无采购员”的“四无餐厅”(人人湘·刘正)。

但是从当前的市场形势来看,“互联网改造成为行业的趋势”,小南国的董事长王慧敏如是说,他还直言道,“餐饮是传统的行业,不通过‘互联网+’改造和改革,基本已判死刑,只是晚期执行3-5年”。但是目前来说,互联网和餐饮业的结合还是停留在表面黏连阶段,并没有达到深入融合的程度。

过度营销?NO!

现阶段已经尝试拥抱互联网的餐饮企业往往将互联网作为一个营销工具,而误解了“互联网+餐饮”深度融合的内涵。这一方面导致了餐饮企业运营成本的抬高,另一方面导致了“过度营销”,由于实际产品和营销宣传不符而被消费者指责。基于互联网诞生的餐饮品牌黄太吉、雕爷牛腩、西少爷、伏牛堂就不止一次被消费者认为是过度营销。

互联网作为营销手段可以使企业的营销内容最快、最直接的传递给消费者,但是仅仅停留在依靠互联网营销却并不能让处于微利时代的餐饮企业真正的实现转型,“路漫漫其修远兮”,互联网和餐饮业的深度融合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官网.png

最新资讯
热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