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8世纪开始,第一次工业革命到来,人类社会每隔几十年就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革。机器代替手工,电力代替蒸汽,信息化网络全球。每次变革成就着一些行业,也使一些行业一蹶不振。而今,“互联网+”的思想提出,工业4.0时代悄然而至。餐饮业又将经历怎样的生老病死呢?
一、O2O运营模式“生”机勃勃
O2O,全称Online To Offline,又被称为线上线下电子商务。把线上的消费者带到现实的商店中去:在线支付线下(或预订)商品、服务,再到线下去享受服务。
O2O的兴盛是必然趋势,因为永远不要低估人类的懒惰程度。洗衣机代替搓板,空调代替蒲扇,电话代替书信,这些发明提高了生活质量,节省了时间,提高了效率。餐饮020也一样。对食客来说,外卖平台兴起节省下外出就餐的时间,可以做更多其它的事。对餐饮商家来说,一方面可以通过自建媒体等方式,提高自己的曝光率,走品牌发展路线。让自身的理念,风格,改变等想要传达的信息,更及时、广泛、有效的传递给潜在客户群。另一方面,餐饮业供应链的B2B电子商务平台模式来势汹汹。类似通赢天下等平台不断涌出。商家再也不用自己出车采购,降低了采购的人工成本,财务成本,时间成本。让零散的餐饮业更加系统,具备起规模效益。。另一方面,餐饮业供应链的B2B电子商务平台模式来势汹汹。类似通赢天下等平台不断涌出。商家再也不用自己出车采购,降低了采购的人工成本,财务成本,时间成本。让零散的餐饮业更加系统,具备起规模效益。
二、传奇延续,店“老”心不“老”
在传颂着“民以食为天”的中国,每个省市,甚至每个城市,都有自己关于餐饮美食的古韵。不论是街边巷尾的冰糖葫芦、熟梨糕、炸酱面,还是狗不理包子、全聚德烤鸭、曹家厨房和露凝香等。总有一些老店和老的味道在传承。然而受到新时代的冲击,有些逐渐走向萧条和没落,有的却能顺势而动,老树回春。
一些传统店铺,将新时代的动漫等元素融入菜品当中。或将店铺重新装修,凸显主题。依托于食客对于老味道的热爱,与时俱进,更多一分传统韵味,亦或是年轻和活力。在运营方面,积极学习,提高更新菜肴频率,加强品牌网络推广,严抓服务态度。力求在新时代以老味道,新面貌向食客们展现更好的自己。
三、中型大众餐厅“病”入膏肓
扁鹊见蔡桓公,多次觐见,提出诊治方式。蔡桓公讳疾忌医,不以为然。最后病入膏肓,难以回天,扁鹊远走。小病不治,大病来时想治也无能为力。工业革命时期,电力大规模推广之前,众多中小型企业本以为自己可以幸免于难。却最终未能躲过新时代的碾压。这其中可怕的并不是时代的更迭,而是人们对于现状的满足,对于未来的盲目。
大众餐厅曾经凭借经济实惠的招牌,有着良好的客流量。小具规模的制度建设与物流采购系统,使得它们曾经保持着良好的销量与业绩。然而这只是曾经。当新时代到来,小型特色餐饮有了自己更便捷、更具灵活性的推广方式。依托电子商务平台,采购和物流成本大大降低。他们带着做大做强的口号向中型大众餐馆进行着强烈冲击。若中型大众餐馆不能与时俱进,一成不变的延续曾经的运营方式。“病”入膏肓怕是时日不远。
四、守旧店铺“死”伤一片
创造力是一个放在各行各业都被频繁提起的词汇。人类的物质生活越来越丰富,精神文化建设却未能满足需要。于是越来越多的餐厅进行着各方面的创意比拼。在经营管理上,一如海底捞带来的计件工资,新辣道的鱼火锅等。在主题设计上一如西安红卫兵餐厅,天津亮剑串吧等。相对于传统守旧的店铺,它们既承载了更多的文化内涵。同时也具备了更多的吸引力。
反观守旧店铺如果不能在菜式上,经营理念上,运营模式上,装修风格等方面出新。仅凭借地域的优势,黄金一公里恐怕也终会被挥霍殆尽。毕竟没有特点的餐厅保持着最弱的竞争力,难以进行版图的扩张。最弱的用户黏性终被新鲜的洪潮冲散。无锡平均每月150家店铺关门,大半来源于此。
发展是进步的标志,社会的趋势。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自古有人欢喜有人忧。只愿广大餐饮从业者,能顺应时代潮流,革故鼎新,共同进步,推动中国餐饮业蓬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