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互联网大潮来袭,又一关键词被频繁提起——细分市场。58赶集曾试图整合了所有的O2O服务。新时代一来,又不得不面临着被细分市场分流的命运。除了打压收购和合并,简单粗暴有效,但似乎看不到他们采取更有技术含量的方式。逐渐细分的市场下,留给58赶集发展的空间还有多少?
从滴滴快的开始,O2O就在烧钱。融不到资就面临倒闭的命运。京东亏了多年,熬到了市值410亿美元,成了家电行业的又一巨头。然而苏宁、国美也都开启了自己的电商时代。面对两大传统家电巨头的冲击,留给物流损耗大,向平台转型的京东发展的空间,还有多少?
从露凝香、小肥羊开始,火锅业异军突起。重庆火锅像兰州拉面一样红遍了大江南北。大众餐馆家常菜的店越来越少。满街的特色美食,是对餐饮市场的又一次细分。
那么细分的意义到底在哪?
一、细分的根本在于差异化
差异化竞争从很早就有人提出,做好的不多。没有核心竞争力,就面临被复制的命运。细分依然走差异化战略,但是精细化的钻研一门,足够深足够透彻,必然会产生难以复制的差异点。
二、小而美,成本低
细分出来的企业,都有一个昵称,叫小而美。如今的京东其实也不过是曾经蘑菇街的级别,只是后来做大做强。小而美专注一门,对接的供应链,需要开拓的市场,都将成本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利于持续的发展。
三、市场撕裂者
其实市场的所有需要都可以在线上各种大型平台满足,一个整体,直面另一个整体。但是消费者细微的需求往往被忽略。市场细分者们抓住了这一点,打着更高用户体验的口号,一点一点的从消费者细微的遗憾入手,带来惊喜。于是出现了,一些整体,一些零碎,面对一大片的犹豫型消费者。
但是市场上的众多小而美并不如餐饮业的小而美走的那么远。消费者们通常只会下载几个自己最需要的,做的也是业内最好的,然后留下几个大平台,节省内存又不会眼花缭乱。但是餐饮的小而美就不同了,有实体店铺支撑,用户无法卸载。除清真以外,大多数还是可以带一些小菜进门的。外卖O2O的兴起,又为用户体验多家菜品提供了契机。
于是我们终于得出一个结论,小而美,还是我们餐饮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