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饥饿营销,可能认识小米的人更多一些。诺基亚、摩托罗拉衰败之后,苹果、三星占有绝大部分市场之时,小米驾着凡客诚品的仓储与物流,挥舞着饥饿营销的利器,出现在广大消费者的视野里。11个月1000万台的销量,使其在短短几年间成为估值450亿美元的全球前十网络公司。不知是饥饿营销成就了小米,还是小米成就了饥饿营销。成功的案例总是人们争相模仿的对象。那么在餐饮业是否同样适合实施饥饿营销手段呢?
饥饿营销的概念源自一个故事。一位国王吃尽美味觉得越来越没有胃口。感到郁闷。于是他的御厨带他去寻找一道名为“饿”的美食。君臣二人跋山涉水找了一天,饥寒交迫的来到一处荒山野岭。御厨不失时机的将藏在树洞之中的一个馒头呈上,称之为“饿”,君王欣喜若狂,并狼吞虎咽将其吃下。封为天下第一美味。
可见饥饿营销的本质是回归本质,放大需求,再满足需求。互联网时代的饥饿营销需要更多的限制。需要有良好的品牌号召力和产品质量,利用饥饿营销为之后的热销打下基础,再建立忠诚客户群。所以人们通常认为饥饿营销更适合大品牌、单价高、不易形成单个商品重复购买的行业。需要降低产能,延长获取时间,吊足消费者胃口。不适合餐饮业这种时效性高的行业。若在餐饮业实施饥饿营销,会不会饿到消费者,反而饿到商家呢?
(本文系通赢天下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