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糖是天然甜味剂,是人们日常生活的必需品,同时也是饮料、糖果、糕点等含糖食品和制药工业中不可或缺的原料。食糖作为一种甜味食料,是人体所必须的三大养分(糖、蛋白质、脂肪)之一,食用后能供给人体较高的热量。
白砂糖(以下简称“白糖”)几乎是由蔗糖分这种单一成份组成的,白糖的蔗糖分含量一般在95%以上。食糖生产的基本原料是甘蔗和甜菜,甘蔗生长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甜菜生长于温带地区。我国甘蔗糖产区主要集中在南方的广西、云南、广东湛江等地,甜菜糖主产区主要集中在北方的新疆、黑龙江、内蒙等地。尽管原料不同,但甘蔗糖和甜菜糖在品质上没有什么差别,国家标准对两者同样适用。我国是重要的食糖生产国和消费国,糖料种植在我国农业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其产量和产值仅次于粮食、油料、棉花,居第四位。
由于巴西、中国等主产国的减产,全球在连续5年遭遇供需过剩之后,15/16年度在减产作用下迎来570万吨的供需缺口。受“厄尔尼诺”带来的不利天气影响,16/17年度全球产量恢复不明显,预计继续迎来650万吨的供需缺口。过去5年的产能过剩,全球累计了约2000多万吨的期末库存。在两年供需缺口的作用下,全球白糖预计去化库存1200多万吨,库存消费比预计在2016/2017年度末降至38.89%,接近2009年的水平。
全球供需平衡表
从贸易流情况来看,2016年三季度,由于巴西进入开榨期,供应充分,国际贸易流处于过剩状态,而2017年上半年,随着巴西糖销售完毕,北半球新糖上市兑现去库存预期,导致贸易流偏紧,贸易流从过剩转为紧缺,意味着国际白糖现货市场出现真正的供给短缺。
全球原糖贸易流(单位:千吨)巴西白糖产量和贸易量占到全球约一半的份额,是最重要的主产国。巴西中南部15/16榨季累计产糖3120万吨,榨季末库存已降至极低水平。国内糖价也因此涨至历史新高。巴西中南部16/17榨季(4月-次年3月)预计甘蔗入榨量小幅增加5%左右至6.2亿吨,制糖用蔗比例预计提升至44%,糖分也恢复至135千克左右,糖产量预计同比增加380万吨至3500万吨。期末库存预计小幅恢复,但仍处于历史低位。国内糖价正继续上探新高。
巴西平衡表(单位:千吨)
巴西国内白糖价格(雷亚尔/50kg)
2015/2016榨季由于遭遇干旱侵袭而出现减产,累计入榨量仅为9400万吨,同比下降1200万吨,降幅11%。由于当前干旱仍然持续,预计16/17榨季,糖产量连续小幅下滑至930万吨。预计主要白糖进口国印尼等国家需求维持相对高位。到16/17榨季末,泰国库存和库存消费比将回到正常水平42%左右。
泰国糖供需平衡表(千吨)
泰国库存消费比
印度2015/2016榨季由于干旱影响,累计产糖同比下降11%至2520万吨。但由于期初库存处于历史高位,因此即使减产,榨季末库存水平仍处于1000万吨左右的较高水平。由于2016年春季的干旱导致主产区马哈拉施特拉邦种植出现困难,该邦种植面积同比下滑30%,从而奠定印度16/17榨季继续减产的基础。预计产量同比继续下降大约8%至2330万吨。预计印度16/17榨季末库存将降至700万吨左右,去库存速度较15/16榨季明显加快。
印度糖供需平衡表(千吨)
印度库存消费比
国内甘蔗种植一般是3-4年一周期。本轮2013年糖料播种面积开始下降。目前进入新一轮的种植面积增长期。2015/16榨季,全国糖料种植面积2691万亩,同比减少158万亩。其中,甘蔗种植面积2474万亩,同比减少167万亩;甜菜217万亩,同比增加9万亩。2016/17榨季,全国糖料播种面积持平略增,根据昆明糖会上的数据,预计增幅10%左右。甘蔗收购价的提高,是推动甘蔗种植面积回升的主要动力。2015/16榨季,广西甘蔗收购价上调40元/吨至440元/吨,白糖生产成本增加约400元/吨。同时,由于减产周期,甘蔗入榨量下降,单位摊销费用增加。根据调研得知,目前广西平均生产成本在5600元/吨,部分企业高达6000元/吨。而减产周期下,成本是糖价的支撑。
糖料播种面积开始回升
广西甘蔗收购价开始提高
甘蔗种植收益
根据中糖协数据,15/16榨季,甘蔗入榨量1.25亿吨,同比减少887万吨,降幅6.6%。全国糖料平均单产4.6万吨,同比减少54公斤。其中,甘蔗4.7万吨,同比减少36公斤,甜菜3.6吨,同比减少180公斤。目前,15/16榨季已经过半,本榨季白糖产量870万吨,同比去年同比上榨季1055.6万吨减产195.6万吨,达到05/06榨季水平。其中,蔗糖降幅18.8%,甜菜糖增产10万吨,增幅10.2%。随着全国糖料播种面积的提高,预计16/17榨季,白糖产量将提高至940万吨。
由于内外价差的存在,进口与走私本来是国内白糖价格走势的核心变量。按照此前预期,15/16榨季,进口配额189.5万吨(15%关税)+进口自动许可190万吨(50%关税)=380万吨白糖进口量。但是,随着外盘快速反弹,配额外白糖进口已无利可图。截止2016年6月22日,泰国、巴西配额外糖价已高于国产糖价,比日照港糖价分别高183、444元/吨,配额内净利润低于1000元/吨。随着配额外白糖进口利润的减少,国内白糖进口增速明显放缓,为三年内最低。5月白糖进口量仅14万吨,同比下降38万吨。
配额内白糖进口利润
月度白糖进口量
根据中糖协数据,截止2016年5月底,全国累计销糖465.52万吨,同比减少151.91万吨,减幅32.64%。5月,全国销糖率53.51%,同比放缓5.18%。其中,蔗糖产销率51.97%,同比放缓6.86%;甜菜糖销糖率67.77%,同比加速11.05%。同时,由于玉米价格的下跌,淀粉糖和白糖之间的价差已超过2000元/吨。淀粉糖与白糖的巨大价差令白糖消费进一步受到挤压。预计,2015/2016榨季白糖需求下降到1485万吨,16/17榨季白糖需求1470万吨。
全国月度白糖销糖率
国内白糖供需平衡表
国内白糖库存消费比
(本文系B2B餐饮采购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