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传统茶企动作频繁的时候,快销行业的巨头们也没闲下来,相继推出许多五花八门的茶饮产品,欲与传统茶企分羹抢食。
娃哈哈
娃哈哈推出一款名叫茶咖(Teaka)的调味茶饮料,咖啡豆+红茶,功效是提神醒脑,包装分为黑白两款。据了解,这款茶咖初步定价为4元( 400 ml)。
农夫山泉
继“东方树叶”茶饮出现后,农夫山泉再次推出了新品果味茶饮料——茶π,而且重金请来BIGBANG作为其新品的代言人,欲意非常明显。
据了解,茶π继续沿用东方树叶的茶叶原料,并在其中添加果汁,目前共有4种不同的口味:柠檬红茶、蜜桃乌龙茶、柚子绿茶和西柚茉莉花茶,消费人群定位是90后和00后,终端零销售价位5-6元/瓶(500ml)。
星巴克
咖啡巨头星巴克宣布和美国最大的啤酒酿造公司百威英博合作,有趣的是两个巨头不为咖啡不为酒,而是计划在2017年上半年在美国推出的一系列即饮瓶装茶,这也是继星巴克在2012年以6.2亿美元收购来的茶叶品牌Teavana以来最大的动作。
星巴克首席运营官表示,全球的茶饮市场价值1000亿美元。所以,星巴克才会如此重仓压入茶饮市场。
统一
说到茶饮,不得不提去年火爆市场的“小茗同学”。这款“小茗同学”是统一推出的茶饮料,据统一发布的2015年财报显示,统一去年的销售和净利润大幅度增长,净利同比增长高达192.26%,达到8.3 亿元,而统一称小茗同学和2014 年夏天推出的“海之言”做出的贡献不小,合计贡献了25亿元的收益,占饮品总销售额的近20%。可见,“小茗同学”作为新一代茶饮来说是非常成功的。所以今年的品牌茶饮骤然增多也并无道理,在这个丰富肥硕的食盘上,人人都想分一杯羹。
茶叶消费的年轻化,促使了茶饮越来越火,市场份额越来越大,那么传统的茶企应该如何做?
从产品名称、概念、包装以及口味来总结,这些年轻的茶饮无非都是在玩包装玩概念。比如“茶咖”、“茶π”、“小茗同学”,名字朗朗上口,简单易记。
概念:以农夫山泉的“茶π”来说,其打出的口号为“茶π,自称一派”,符合年轻人特立独行的个性。
包装:以“小茗同学”为例,包装凸显年轻、个性化等信息。
从口味上来说,口味丰富,基本囊括六大茶类,满足消费者多元化的需求。
产品大众化并不是产品同质化的意思,而是指有品质且价格亲民,符合消费者消费习惯的产品。娃哈哈、农夫山泉和统一的茶饮料一般都定价在5-6元,虽不便宜,但是单以一瓶水计算,消费者不会觉得昂贵。而反观我们平时喝的散茶、饼茶或者沱茶,特别是普洱,价格往往都是炒上了天,所以理性的大众消费趋势将会持续,茶企产品需要再“接地气儿”一点,继续走进平常老百姓的视线。
产品的差异性是企业打造自身优势的重要因素,从技术、产品品质、产品的包装上实现。以“小茗同学”为例,为什么去年它能在这么多茶饮中脱颖而出,其实他并不是在口感致胜,而是在包装上的营销。首先,它满足了市场的个性化,其次,它在生产技术上不困难,也就是说它在个性化以及生产效率之间取得了一个平衡。而作为年轻人,喜欢尝鲜、追求个性化、有主见,必定会选择一款独特鲜明的茶饮。
总而言之,对于消费者,企业只有投其所好,告别单一的产品结构,不断优化产品,开拓多层消费群体,摆脱传统茶企固守的市场营销渠道,才能真正立竿见影。
(本文系B2B餐饮采购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
Sa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