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O2O餐饮企业的营销冲击下,传统餐饮行业在营销上已然处于下风。而在餐饮行业内部,整体面临高租金、高食材成本、高人力成本、高税收、低利润率以及食品安全等问题的困扰。
食材供应平台的出现是整个餐饮行业产业链的延伸,表明其重心从终端销售转向了后台服务。
在餐饮行业前端营销一片红海的情况下,创业者及资本市场逐渐将注意力放在重模式、物流、信息化及供应链整合等后端市场,食材供应逐渐成为被觊觎的一块大蛋糕。采购成本大、没有统一的行业标准等一直是困扰餐饮企业的一大难题,而这一环节也是最容易导致食品安全问题发生的重要一环。
目前此类食材采购平台主要分为重模式和轻模式两种。自建物流、自加工的重模式平台,仓储、采购、物流等都属于关键业务模块,拥有控制力强、保障服务质量等优势,但也存在运转成本、管理成本过高等问题,且发展速度相对比较缓慢。轻模式主要是为供应商和餐饮企业提供一个信息对接平台,在运营中不会去建仓库和物流系统,物流方面主要还是由供应商自身来提供。
内外交困刺激后端市场发展
根据中国烹饪协会发布的《2014年度中国餐饮百强企业和餐饮五百强门店分析报告》显示,2014年,餐饮百强企业包括原材料在内的营业成本、人工费用、房租费用、水电燃料等能源费用同比增幅均高于百强总营收的增幅,特别是房租费用增速高达33.3%。
在中央发布“八项规定”的外部大环境下,高端餐饮进入“寒冬期”。俏江南易主,湘鄂情更名从而剥离餐饮行业……与此同时,黄太吉、叫个鸭子、西少爷、雕爷牛腩等一批O2O餐饮企业的营销冲击,使得传统餐饮行业在营销上已然处于下风。而在餐饮行业内部,整体面临高租金、高食材成本、高人力成本、高税收、低利润率以及食品安全等问题的困扰。
“目前在吃穿等生活消费领域,阿里巴巴等电商平台已经做得很成熟。但在餐饮行业食材供应这块很分散,做的人也很少。”业内专家表示,餐饮产业的食材供应有上万亿元的发展潜能,却没有一个较大的食材供应商平台,目前最大的食材供应商大概也就做到10亿元人民币左右,餐饮行业后端市场潜能巨大。
此外,在食材采购上,餐饮企业的人力成本、交通成本、时间成本等花费占比都很高,且市场食材价格不透明、依靠人际关系维系、潜规则普遍、赊账欠账问题严重等一直是餐饮企业在食材采购方面的痛点。
食材供应平台的出现是整个餐饮行业产业链的延伸,表明其重心从终端销售转向了后台服务,这对餐饮企业来说是件好事。传统的食材采购受区域性、季节性、价格等影响,而线上食材供应平台则促进南北方原料的互通,提供菜品的多样化选择,减少了中间环节,是降低餐饮企业采购成本的一种新方式。此外,也为餐饮企业老板和供货商以及餐饮企业之间搭建了一个平台进行信息的互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