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老板不在大城市做餐饮,是因为大城市每时每刻都风云变幻,谁也不知道失业和明天,到底哪个先来。
但是大城市的钱不好赚,你以为小地方就遍地是黄金了?
想在下沉市场开餐厅,要先想想这些事:
下沉市场的钱真的好赚吗?
史玉柱说过:大部分企业在北上广这三个城市都是亏钱的,因为费用太高。其实越下面的城市越赚钱,因为越下面的成本越低。
不管是过去家喻户晓的脑白金还是如今在美国上市的拼多多、趣头条,他们的成功都是史玉柱这句话的完美印证。
但这些都是片面之词罢了,事实哪有想象中那么简单。尤其是,如果你一开始就把自己摆在居高临下的位置,抱着割韭菜的思维去看待这个市场,那你更加难以融入它,也无法从中获得回报。
但相对的,不成熟的市场也会存在“假蓝海”的现象,以及供应成本、人才成本更高的情况。
这里的人,更在乎什么?
1
熟人社会
下沉市场的社交状态与一二线城市完全不同。
在中国的乡镇、县城里,人们总是在亲戚好友与邻里关系的基础上,不断往外辐射关系网。
三四线城市的餐饮老板也许不精通公众号运营,但一定对微商生意、群内生意摸得门儿清。
▲消费者在群里晒菜品赢折扣
像这种群里分享就能打折的行为在一二线城市不一定奏效,但在三四线城市却是屡试不爽。
因为人熟,就意味着有“信任”,有了信任,很多事情做起来就水到渠成。
2
休闲属性
相比于一二线城市,下沉市场居民的闲暇时间相对较多。
于是,下沉市场居民在工作之余,拥有大把的时间可以供消遣娱乐,他们便愿意为了一点点优惠而发动亲朋好友拼团、逛街。
在这样的情况下,休闲餐饮明显比正餐更受欢迎。
3
对“性价比”高度敏感
下沉市场居民收入水平不算高,再加上基础设施建设的相对滞后,下沉市场居民的消费选择相对较少,所以他们普遍对商品的价格变动极为敏感。
但随着网络信息化的发展,下沉市场消费者每天接收到的信息量,与一二线城市人们接收到的信息量,基本上没有差异。
他们能分辨出什么东西是优质的,什么东西是在敷衍人。
所以下沉市场消费者真正敏感的,不是价格,而是性价比。
什么样的餐企能在下沉市场赚到钱?
他的特色,就是性价比高、有休闲属性、容易让消费者产生信任感。
正新鸡排所有产品售价均在12元以内,贴近消费者的心理价位。
同时由于鸡排口感偏干,大部分门店会搭配饮料售卖,但正新鸡排却长期采取赠饮模式,消费者认为这是非常“划算”的买卖。
这个定价并不意味着亏损,依靠供应链优势的低成本足以支撑低定价,同时饮品也可以给其他产品进行导流。

总结
由此可见想在下沉市场赚钱,一是需要选择适合的餐饮品类,二是高性价比,三是必须依靠餐饮供应链体系得以长期稳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