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详情页
冻品市场规模超万亿!B2B平台模式是趋势!
2020-05-08 来自

自从武汉疫情在全国扩散以来,消费者的消费习惯随着长时间居家不外出而改变。一些速冻类食品因其储存周期长,且制作方便的特点成为了这段时期人们囤货时大量选购的重点商品。


1

市场趋势


据电商大数据服务机构ECdataway数据显示,今年1月24日到2月20日期间,天猫平台上的海鲜丸类总销量同比增1675%,水饺馄炖类总销量同比增78%,即食火锅总销量同比增144%,肉制品总销量同比增264%。


作为速冻食品的C端销售渠道,零售行业的快速迭代及激烈的竞争,在客观上也刺激了冻品在家庭消费市场上的销量增长。最近两年随着社区零售店、社区团购等模式的不断升级,冻品因其在商品结构上的差异性特征,成为零售店选品中的重要品类。

aa.jpg


而和欧美日本对比,我国冻库面积数据可观。根据国际冷藏仓库协会(IARW)的数据显示,2018年,印度冷藏仓储容量第一,为150百万立方米;其次是美国,131百万立方米;中国位列第三,冷藏仓储容量为105百万立方米。强大的冷藏仓储实力,为冻品B2B平台增加产品丰富度,加速整合供应链打下了良好基础。


冻品经济的背后,需要一整套冷链物流网络作为支撑。由于冻品本身是在急速低温(-18℃)下生产出来的食品,它在仓储、运输环节都需要专门的冷链物流车辆、冷库等设备来保证质量。


2

布局之难


在中国,冷链物流是个起步晚的行业,这成为了早期限制冻品行业增长的壁垒。随着这几年更多的资本方的加码以及新型零售业态的巨大诉求,冷链物流迎来了发展机遇。


据商务部统计,到2016年中国果蔬、肉类、水产品的冷链流通率分别为22%、34%、41%。这个流通率远低于欧美市场,在欧美,肉禽类的冷链流通率能达到100%。


在国内由于上游农产品资源分散、冷库分布不均衡、多级批发导致下游消费需求无法与上游高效对接等因素,直接影响了整体冷链物流的周转效率。此外,相较于一般物流而言,冷链物流还在专业管理和资金投入上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bb.jpg


虽然三全、安井等冻品行业内的大公司多年来持续投资建厂,但受限于它们不同的经销网络,上游食品生产商们无法完全打通冻品在流通环节上的层层壁垒。整个行业需要更多市场力量参与其中。


这些年来,综合零售商、物流公司们成为完善这张冷链物流网络中的助力。


在零售端,由于各家围绕生鲜展开的竞争日渐激烈,它们的版图从流量争夺延伸到了供应链建设上,冷链物流建设也因此被提上日程。阿里、京东、苏宁、顺丰等公司纷纷投资加码。到2018年,顺丰、京东物流已经位列国内冷链物流行业的第一名和第三名,这些公司在5年内快速搭建起的冷链物流网络正在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cc.jpg


资深业内人士认为,冻品B2B本质上还是“传统行业+互联网”,运营必不可少。且一旦达成合作,平台履约能力关乎餐企日常生产运作。面对冻品价格波动,传统经销商会根据行情调整出货策略,但冻品B2B则对服务标准化要求更高,信息流通要十分迅速,反馈要十分及时。


3

放眼未来


放眼全球,日本最大的食品流通商社之一ACCESS以冻品和乳制品起家,美国最大的食材供应链服务平台Sysco目前60%运输食材是冻品。

dd.jpg


美国上游标准化程度高,各个环节都有科技成分加持,冷链物流尤为突出,而下游西餐标准化程度也非常高。而我国地大物博,幅员辽阔,饮食习惯虽千差万别,但对品质的诉求是相通的。


这便要求冻品B2B注重下游反馈,敦促上游产品生产标准化发展,同时持续加码冷链物流,夯实仓储配送设施建设,确保流通过程中品质稳定。


而日本餐饮习惯接近中国,但口味差异小,ACCESS自营模式发展,后为伊藤忠所并购,联营拓展品类业务,横向发展。

ee1.gif


现阶段国内的冷链物流运输网络逐渐成熟,基础设施的完善为整个行业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基础;另一方面无论是在C端零售市场还是B端餐饮市场,都为整个冻品行业在精细化运作、服务模式创新上等层面提供了诸多空间。


通赢天下是一家为餐饮饭店搭建专业的一站式餐饮食材采购平台提供调料干货、米面粮油、生鲜冻品、厨房用品等八类产品。公司服务近60万家中小饭店,全国合伙人已超过300+,平台打通上游下游渠道,给予冻品行业更多的选择。


对于整个冻品行业来说,2020年为冻品行业提供的机遇是全方位的,未来的路虽然仍然不好走,但现在确实已经到了快速发展的好时候。


55.png






最新资讯
热文推荐